close

遠方的好友捎來了一份驚喜,就是這些形狀奇特、猶如繡球般的「茶球」,
看起來的確是很像古代人招親拋的繡球呢!
我喜歡喝茶,對茶的需求就好像有些人一天沒有咖啡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般的。
當我第一次看到這種「茉莉繡球」的時候好奇不已,我猜想它在茶壺裡舒展茶葉的樣子可能會像花朵綻放,那姿態一定十分美妙,不過味道不知如何?我想買,卻連名稱我都喊不上來。
在朋友那邊看到這種茶球的時候,我興趣盎然的詢問她相關的問題,她卻貼心的悄悄為我準備了5種口味的茶球,透過郵差伯伯的手,寄到我的手裡...感謝這位好友的熱情放送。


這種形狀讓我想起了檳榔^^"

這款還沒泡,不知是玫瑰還是東方美人,我有點混淆了,下回喝了就知道。
這種形狀的茶球,讓我想起了阿匹婆盤在後腦的髮髻(
我怎麼淨想些鄉土畫面啊?)


元寶型的茉莉花茶中間還包了一朵千日紅,十分的美麗


為了好好的觀察這些芬芳而美麗的茶球,我特地準備了一口玻璃花茶壺。
壺口的不鏽鋼網可以自由取下,清洗十分方便。

台灣的玻璃工藝還是很精美


壺蓋的玻璃珠就像水晶球般的透亮,把整個背景都倒映其中

喝花茶就要用玻璃杯盤(這當然是我是愛買玻璃製品的爛藉口
)


泡茶囉~茶葉真的在壺中慢慢的舒展,綻放成一朵「茶花」

從側面觀察,真不知道這些茶葉是怎麼綁成這樣的

茶湯色淺,微黃。茶香清爽淡雅
我泡的這顆「茉莉繡球」顧名思義是有茉莉花香的茶,對於喝慣了淡茶的我來說,這種茶是不亞於白毫銀針的極品哪!茶面漂浮的細細絨毛是高雅淡茶的身分象徵。
這篇文章被我拖了好久,主要原因是我對這種茶球的認識少之又少,對它的認識只能來自於Internet,手邊的這些資訊大多來自於對岸。想想也合理,這是一種需要靠大量手工製成的花茶,有幾顆茶球甚至還看得到固定形狀用的縫線,用的是主要遍佈細毛的上等龍井茶(杭州產)、白毫銀針(福建產)等一類輕度烘烤或只是曬乾或的白茶、綠茶(此兩種茶用的全是最珍貴的嫩芽),這「茉莉繡球」類的茶球極有可能是來自於大陸內地。
【關於茉莉繡球】
茶葉經過採摘,加工成品茶後,在與茉莉花拼合,經過一定的工藝,即加工成茉莉花茶。(一般情況下,花茶中是不能有茉莉花花片的)花茶,又名窨花茶、熏花茶、香片茶等。
茶葉是一種疏鬆多孔結構的物質,此孔隙與外界相通,具有極強的吸附性。當毛茶與香花混合,過一段時間後,毛茶就具有濃厚的香氣。屬於再加工茶類。
茶葉吸收了花香,飲之既有茶味又有花的芬芳,是我國北方非常暢銷的一種再加工茶。
有茉莉烘青、珠蘭大方、桂花綠茶、玫瑰紅茶等品類。
【保藏方法】:避光、密封、防潮、防異味;有條件的最好冷藏(較長時間保存)
【沖泡方法】:花茶飲用若沖泡茉莉茶王一類細嫩花茶的高級名茶,可用玻璃杯法沖泡,便於「目品」茶葉舒展、浮沉時的「茶舞」。每杯用2-3克,初沸水90度C左右沖泡,加蓋3分鐘,掀開杯蓋一側,用鼻快聞其香氣,還可湊著香氣做深呼吸,這叫做「鼻品」。茶湯稍涼適口時,小口喝入,在口中稍停留,以口吸氣。鼻呼氣的動作相配合,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一、二次,才能真正嚐到名貴花茶的茶味、香韻。
民間有「一口為喝,二口為飲,三口為品」之說。一開茶後,留湯1/3,繼續加水為二開,到三開,茶味已淡,不再續飲。若飲泡中低檔花茶或茶末,一般用白瓷茶壺沖泡。100度C初沸水沖入壺中,加蓋5分鐘後即可酌入茶杯飲用。
下面的網頁可以看到九種茶球在水中綻放的樣子: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