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有一個柳條編的大提籃,毫無章法的塞滿了五顏六色、各式材質的毛線球;籃子裡的毛線當中,少數是逛書局看到便宜又喜歡的就預先買起來,其他的都是從學生時代開始學打棒針所織剩的碎毛線。雖然織過圍巾、襪子、帽子、玩具熊的衣服、小狗豆豆的衣服,成人尺寸的毛線衣卻一直被我視為「不可能的任務」;我永遠都沒有打完一整件毛線衣所需的耐心!
大概就是因為這種編織癮來得快去得也快,我的毛線提籃多數的時候都是靜靜的躺在櫥子裡,一休就是一兩年…


最近正值瘋狂趕稿的兵荒馬亂期,期間我卻犯起了編織癮來,民堅信我這難以理解的行為來自淤塞胸中的壓力,明知道我不務正業卻體貼的沒有加以阻止。
從事與工作不相干的休閒似乎有種心靈療癒的效果,我總在專心從事這些手藝的時光同時進入一個不受打擾的清明境地,整理紊亂的思緒或是放空回憶。
大四那年,班上有個男同學忽然跑來問我會不會釘板編織,原來他見國中的妹妹在鉤釘板編織,也引起了興趣。於是我陪他到學校附近的手藝社購得了釘板、鉤針,還挑了幾捲紫紅色的毛線(想必是織給女友的),簡單的示範三排他就會了。(釘板編織那幾年才興起就很受歡迎,靠著一個長條型、釘著雙排釘子的木框就可纏繞毛線,再利用鉤針挑起釘子上的毛線圈,反覆的進行就可以織成一條厚實的圍巾。)
接下來的幾天,我都看見那位男同學帶著釘板跟毛線來上學,下課時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織,身邊還繞著一群好奇的男同學。我萬萬沒有想到,班上這股釘板編織風潮一下子吹了開來,三天兩頭就有另一個男同學帶著他最新買的釘板與毛線來找我;下課時放眼望去,教室裡一片男人在打毛線的景象,這下子機械系開了家政課嗎?我遂成了同學們的編織顧問;無論你是遇到毛線打結、漏織或織錯、亦或織好了需要收針,找班花就對了!
接下來的幾天,我都看見那位男同學帶著釘板跟毛線來上學,下課時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織,身邊還繞著一群好奇的男同學。我萬萬沒有想到,班上這股釘板編織風潮一下子吹了開來,三天兩頭就有另一個男同學帶著他最新買的釘板與毛線來找我;下課時放眼望去,教室裡一片男人在打毛線的景象,這下子機械系開了家政課嗎?我遂成了同學們的編織顧問;無論你是遇到毛線打結、漏織或織錯、亦或織好了需要收針,找班花就對了!
那時他們為了顯得我的威望,還奉我為「毛線方丈」。
嗯,那應是我踏入機械系後最德高望重的時刻吧!
毛線方丈還兼任心理諮詢師,幾乎每個男同學織的圍巾都是要送給女友的,同學們有時會跟我聊聊感情的煩惱,遠距離戀愛啦、小吵架啦…圍巾送出前種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,那些平日大剌剌的同學背後,原來也溫柔細膩的一面。
畢業越久,那些曾經同班一起上下課的熟悉感卻漸趨陌生褪色,只有靜靜打毛線的時候,這段回憶才又鮮明了起來。

鉤針一直是我的死穴,書上所有歪歪扭扭、或密或疏、或繞成圈的符號的令我望而生怯,幾年前陸續有網友要我推薦學鉤針的書,我實在不知道!總覺得鉤針符號看起來好複雜,從沒真正的學會。卻因為在樂天網站上看到了它,自此對那樸實的美念念不忘。大概因為有了強烈的動機,往後我只想著一定要學會鉤針,為家裡的紅色小砂鍋給織一件。

蹲在書局一下午,總算讓我找到了本易學易懂得好書,我照著書裡的教學,從這個小錢包開始織起。
第一次學織的作品不用買太好的毛線,我用文具店30元一捲的毛線,照著「初學者鉤針編織」書中的教學,很快的就把這個小錢包給織好了,頓時信心大增。


學會織上面那個小包後,很快的發現這個鍋套不難織,一天織一點,睡前織、飯後織,連電視都無法抓不住我的目光,雖然只是利用零散的時間,斷斷續續的也只花三天就織好了!(另外再穿過兩條粗棉線當束帶)

正面來一張~
(這個鍋套應該不怎麼實用,但我就是好喜歡這個觸手柔軟、溫暖的小玩意兒。)



蕾絲杯墊對我來說還難了些,重新翻回書本學織髮束。


初學者鉤針編織 楓葉社出版
馬上就能學會的鉤針與棒針 漢欣文化事業出版



全站熱搜